查看原文
其他

东方梦工厂“梦碎”中国:好莱坞动画公司的一场大败局

2017-03-20 俞斯译 戴天文 三声


东方梦工厂的成立曾经是好莱坞与中国合作史上的里程碑,但在成立5年以来,由于中美文化差异、合作形式、创意能力等原因,危机终于爆发了。


作者 | 俞斯译 戴天文


五年,可以制作一部征服全球观众的《功夫熊猫》,也可以让一家动画公司从盛到衰。


东方梦工厂,这家《功夫熊猫3》背后的公司,中国与好莱坞成立最早也是投资最大的合资公司,正在遭遇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在《功夫熊猫3》中国票房不尽人意,母公司和位于上海的这家合资公司分别传出裁员消息后,好莱坞知名媒体《综艺》又在最近爆料,“梦工厂的母公司康卡斯特或将放弃其持有的东方梦工厂的45%股份”。


在2016年12月底接受《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记者采访时,东方梦工厂CEO朱承华还信誓旦旦地表示,“环球或者康卡斯特在目前,没有要求东方梦工厂做出任何改变。我们的股东,对我们持续性地保持长期的承诺和信心。”仅仅过去了三个月,美国股东就想要“甩”掉东方梦工厂这个负担了。


东方梦工厂的中国投资方之一,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特地在今天发布了回应。在回应中,华人文化表示“东方梦工厂目前运转正常”,不管是影片的制作方面还是衍生品项目,都能“按计划推进”,将“如期发布新片计划”。


在此基础之上,华人文化还对东方梦工厂的战略定位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其已确立“Creative Hub”地位。而在人才的吸引上,“吸引了多位好莱坞动画创意制作的顶尖人才”,“并加大本土团队核心人才的比重”。


东方梦工厂的成立曾经是好莱坞与中国合作史上的里程碑,但在成立5年以来,由于中美文化差异、合作形式、创意能力等原因,这家公司已经更换了三任CEO,承诺的原创项目也一再推迟。


现在,危机终于爆发了。

“板凳队员”


《功夫熊猫3》是东方梦工厂最重要的作品


即便已经过去了好几年,陈磊在回忆起他最初加入东方梦工厂的那段日子时,言语中仍然带着一种热恋期少年提起另一半时的甜蜜和兴奋。


他说这段日子就是“梦想中完美的动画公司”的状态,每天进入位于上海绿地中心的办公室时,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陈磊所在的是东方梦工厂的前期部门,包括创意开发、故事板和视觉开发三个部分。尽管30多人的部门人数在250多人的公司中并不显眼,但它却是故事和项目的源头,可以说是整个公司的“创意中心”。


与所有的好莱坞动画公司一样,东方梦工厂也为这些“艺术家”们发挥自己的才华提供了所能想到的一切:上万元一张的进口座椅,全套的动画制作软件,每周不同的各项培训课程。如果动画师们想要练习素描和雕塑,公司甚至配备了专门的裸体模特。


想进入这个部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一个应聘者都需要由这个部门的“老大”--乔•阿奎拉(Joe Aguilar)亲自面试并获得认可。他之前担任制片人的作品《穿靴子的猫》大获成功,来到东方梦工厂后担任首席创意官和总制片人。换句话说,这个公司涉及到和创业有关的事儿,都由他说了算。


“Joe就是这个公司的大脑。”一位曾与阿奎拉共事的动画师告诉《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你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感受到这家公司对他的重视程度:他几乎每月都要往返于洛杉矶和上海,来回坐的都是头等舱。一个应聘者可能要等上半年时间,才能和阿奎拉约上面试。


阿奎拉是好莱坞制片人制的忠实推行者。在他担任东方梦工厂首席创意官的几年间,工作总是从由他提出一个想法开始,然后由各个小组对这个想法进行“头脑风暴”,提出更多的想法相互竞争(pitch),逐步把一个最初的idea变成一个可执行的项目。


由于这些艺术家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包括大陆人、台湾人、香港人、美国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一过程总是伴随着争论,阿奎拉要做的事就是保证这些“争论”总是服务于推动点子和项目的发展,让一些可以“推进下去”。


陈磊对阿奎拉充满了矛盾的情绪。一方面这位老板“与其它高管都不太一样”,他对这里的文化更有兴趣,更愿意倾听像他这样的年轻人的“怪点子”;但同时他并没有完全向他敞开怀抱,在具体工作安排和执行时,对于本土动画师的“不信任感”依然在工作中随处可见。


这在《功夫熊猫3》这部号称“1/3以上都由东方梦工厂制作”的合拍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比如在剧本开发阶段,东方梦工厂派出了3位前期同事去好莱坞,把他们关于如何在剧本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想法告诉编剧,但在经过4-5次剧本修改后,这些意见并没有被采纳;在视觉开发部分,交给东方梦工厂设计的包括背景、道具和一些路人角色,但并没有人被邀请参与像美美这样的核心角色的设计。


“任何一个环节,最核心的部分都不会交给你做。”陈磊告诉《三声》,“就像一个坐在板凳上的队员,你的确参与了比赛,但也就仅此而已。”

“纸面上的项目”


熊猫是东方梦工厂的重要元素


多位前东方梦工厂员工在与《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谈到离职动机时,最先被提及的不是“板凳队员”,也不是“文化差异”,而是“没有事做”。


根据陈磊回忆,差不多从2015年年中开始,整个前期部门就处于每天上班,但没有工作任务的状态。而据另一位后期部门的员工称,这种“没有活干”的状态从2014年开始就断断续续存在。如果你在周五下午来到梦工厂办公室周围的酒吧,上班时间就能看到不少提前过周末的员工。


如果光从东方梦工厂这几年陆续发布的项目来看,这家公司应该更加“忙碌”才对。


在东方梦工厂成立之初,就宣布要在颇为成功的《功夫熊猫》系列之外,开发更多原创的动画和真人项目。


2014年6月,东方梦工厂宣布与《云图》的投资方中国新原野娱乐传媒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将共同投资2亿美元拍摄三部大片。同时透露将和滕华涛一起合作一部动画电影,并为张纪中的《美猴王》提供技术支持。


两年半过去了,与新原野的合作似乎就停在了那次发布会的握手之上,再无下文。张纪中的《美猴王》也被媒体爆光更多的是做地产项目的噱头。唯一仍在进行的是与滕华涛的合作,后者成为了《功夫熊猫3》的顾问,比如设计片中“踢毽子绸带舞”这样的本土化情节,同时帮助搭建中文配音团队。而原先所说的动画电影项目,并没有更新进展。


也有一些项目的确进入到了公司管理层进行了“深入讨论”,比如与《万万没想到》的出品方万合天宜合作,在互联网上“打造一个针对年轻女性的视频频道”。


有两个点子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其中一个是建立一个名为“小喵”的动画形象,制作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视频节目;另一个是一个名为 dogs show 的动画网剧,讲述两个室友和他们两条狗之间发生的趣事。最终这两个项目都没有正式“落地”,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制作费用要远高于内容发行能够获得的收入,权衡之后双方决定放弃。


除了外部的合作推进缓慢,公司内部“创意中心”产生的点子也没有能够获得足够的技持。陈磊认为,在董事会上屡屡碰壁,无法把好的想法变成项目实施下去,是包括阿奎拉在内的众多创意者最终选择离开东方梦工厂的重要原因。


2016年3月,就在《功夫熊猫3》上映一个月后,华谊兄弟宣布成立动画公司点睛影业,CEO正是阿奎拉。

“60亿”


梦工厂创始人杰弗里·卡曾伯格


所有人都相信,美国梦工场动画遭遇裁员和利润下滑,东方梦工厂连续更换CEO的“负面新闻”,都会随着《功夫熊猫3》的票房大捷而消失。换句话说,《功夫熊猫3》就是治愈一切伤痛的解药。


这种情绪在2015年下半年开始逐渐蔓延,对于票房的预测也随着宣传的深入,配音大咖们的加入水涨船高。从最初喊20亿都有些“腼腆”,到最后喊出“60亿”的目标(这位内部员工称,这个说法也有夸张的成分)。而当时中国电影票房的记录是《速度与激情7》的24亿。


为了获得最大的回报,电影特别选在了票房产出最高的春节档前面一周,全家欢也成为了这部电影宣传最重要的主题。


与此同时,这部电影被宣传成为第一部中国公司主导制作的好莱坞动画大片(尽管事实并不是这样),除了全明星配音,同时还制作了中文口型,而东方梦工厂的logo也被放在了最为显眼的位置,用尽一切方式来讨好这里的观众。


2016年1月29日,《功夫熊猫3》正式上映。尽管成为国内第一部票房破10亿的动画电影,但却远没有达到公司的预期,神龙大侠这一次并没有成为拯救者。


相比前作,东方梦工厂在《功夫熊猫3》中的确扮演了更多的角色--无论是在制作、宣传还是发行上。在电影遭遇票房失败之后,尤其是成为三部曲中口碑最差的一部后,关于这部电影,这家公司是否让市场因素过度影响了创意的讨论就不绝于耳。


一名参与过多部好莱坞动画制作的制作人认为,《功夫熊猫3》在“故事上是失控的”,比如最后神龙大侠死而复生这样的重要设定,并没有在前面给予足够多的交代,那么更大的可能性就是在“用超自然力量强行去补救一个圆不上的故事”。


一名参与《功夫熊猫3》前期制作的核心人员告诉《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这部电影在剧本阶段“花费了比一般动画长很多的时间”,中间甚至经历了更换核心编剧,整个故事推倒重来的情况。推倒重来并不意味着失败,但却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从一开始在剧本核心故事和表达上,就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两边都不讨好”。


在多位接受我们采访的东方梦工厂员工看来,这种差异不仅导致了《功夫熊猫3》在故事上的平庸(他们并不想用“失败”这样一个字眼),同时也是这家明星合资公司在过去几年一直无法快速成长的原因。


“比如美国高管在看《大圣归来》时就只能看到个人英雄主义,看到到斗争和反抗;而在看《疯狂动物城》这样的片子时,关注点又在强者的公平意识,而不会注意到弱小种族的心态。”陈磊说。


种种迹象表明,那些在这家公司董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却常驻在一万公里以外的高管们,并不像《功夫熊猫》电影里面展现得那么了解这里和这里的文化。不止一位员工跟我们说起了同一个案例,一位创意方面的高层在一次创意会上谈到中国文化元素时大谈对“龙”的理解,团队中马上有人提出这已经“滥大街”了,这位高管惊讶地回复说:“噢,是吗?那我再想想。”


“职业经理人”


东方梦工厂三任CEO,由左至右分别为韩刚、方淦和朱承华


《功夫熊猫3》票房没有达到预期,但却由于衍生环节的出色表现,它“意外”地成了好莱坞动画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最赚钱的项目。


据东方梦工厂衍生品部门一位员工透露,《功夫熊猫3》包括IP授权在内收入超过了13亿,早在电影上映之前,就已经收回了全部的制作和宣发成本。


这也是为什么当东方梦工厂其它部门在裁员的过程中,衍生品业务却并没有受影响,甚至在与中影签定衍生品开发协议后,仍然不断吸纳人才。


实际上,东方梦工厂成立五年前后三任CEO,无一例外都有消费品企业的背景。第一任CEO Guenther Hake(韩刚)曾担任迪士尼大中华区消费品部高级副总裁,他的接替者方淦曾就职于亚马逊中国和NBA中国,而现任CEO朱承华本身就是从公司内部衍生品业务上提拔起来的。


这一系列高管任命,同时也代表着背后股东话语权的变更。


在方淦担任CEO时期,东方梦工厂背后实际话权语掌握在卡曾伯格手中,而方淦光鲜的外企履历和并不强势的性格正是他所喜欢的。“方淦基本什么都听他的,其实就是在帮卡曾伯格执行。”一名前员工直言不讳。


而随着卡曾伯格把一手创立的美国梦工厂卖给康卡斯特,他对于东方梦工厂的控制力也随之丧失。像朱承华这样并没有一手光鲜履历,但能够为公司带来实际收入的本土高管获得了更多信任和提拔。


不过无论是方淦还是朱承华,或许都无法独自完成拯救这家合资公司的重任。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CEO们都是“职业经理人”,对于他们来说,东方梦工厂更像是自己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短暂停靠的一站,而不是需要全力投入的一份事业。


这其实也是东方梦工厂没有能够成功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文化差异,也不是做事缓慢。而是自始至终,它都没有找到一个能够披荆斩棘,说一不二的领导人。


卡曾伯格是这样的人,但他选择了退出。


尽管在今天的回应中,华人文化表示“东方梦工厂目前运转正常”,不管是影片的制作方面还是衍生品项目,都能“按计划推进”。但实际上,《三声》(微信公号ID:tosansheng)从多个消息源获悉,有中国投资人与康卡斯特一样,正在谋求退出。


这或许才是最悲哀的。在那些能够拯救这家公司的人眼中,这早就不是一件值得他们再浪费时间的事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陈磊”为化名)


©三声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关键词 更多精彩文章


爆款电视剧排行 | 淘宝二楼 | 贾樟柯 | 湖南卫视 | 乐视 | “传销”爱国者 | 张艺兴 | 东野奎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